经过一轮8.21%的上涨后,百度市值破千亿美元。
大约从去年12月份开始,百度的股价正式进入上涨通道,短短两个月内的累计涨幅已经超110%。同时外界针对百度重新估值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瑞信和瑞银等知名投行的分析师均对百度的市值给过超千亿美元的预期。
为何百度的股价能够从低点一路飙升,并走出一个漂亮的U形?
可以找到的背景是SOTP估值法的流行,即对每个业务部门或子公司的价值进行单独评估,然后将它们相加以获得企业总价值的方法来对企业进行评估。相较于过去流行的DCF(现金流折现)模型,百度智能云、自动驾驶、小度等AI新业务被纳入到百度的估值体系中,也是百度市值稳步增长的主要诱因。
当SOTP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投行采用,百度AI所代表的新兴业务的价值正在越来越多人看到。
孤独岁月的默默坚守
“耐得住万丈孤独,才能装得下星辰大海。”
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今天的百度,可谓相当贴切。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百度都是资本市场低估的对象,眼看靠商业模式取胜的友商们市值一路狂奔,甚至是一些新崛起的互联网大户都在市值上超过了百度。
其中的症结离不开百度的“技术流”打法,在技术维度上遥遥领先于同等量级的企业,但本身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对比友商们娴熟的商业布局和敛财技术,百度只是沿着技术的主干生出了些许枝芽。在现金流深度影响企业估值的时代里,电商平台和吸金能力强大的游戏公司早早享受了模式的红利,“技术流”则一度不被看好。
不过百度并未刻意讨好资本市场,而是默默坚守着技术长期主义的方向,哪怕是在局面再恶劣的局面下,都未停止在AI领域的激进投入。按照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经在某个行业论坛上透露的信息:“百度对AI的投入是长期的、持续的。过去十年,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5%以上。”
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并未及时在百度的市值上应验,但技术上的厚积薄发极大地充实了百度的“弹药库”。仅仅以2020年为例,百度的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高达9364件,专利授权量达到2682件,并且有260多篇论文被国际顶级会议收录。
雄厚的技术硬实力让百度AI有条不紊进行了长远的战略部署:
底层基座是百度大脑,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语音、视觉、深度学习等百度AI技术的集大成者,百度大脑不仅布局全面,还已经对外开放了270多项核心AI技术能力。
生态基础是百度飞桨,作为国内唯一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已经服务了来自工业、农业、金融、城市、医疗、能源、教育等各行业的265多万开发者,10万家企业,训练了超过34万个模型。同时在芯片层面与自主研发的昆仑芯片融合,构建了强大的软硬件生态护城河,降低了被“卡脖子”的风险。
赋能路径则是百度智能云、Apollo、小度等新兴业务体系,既是检验百度AI技术能力的标杆,也是百度探索AI商业化的前沿阵地,某种程度是也是百度与市场对话的渠道:百度已经将未来的想象空间和讲新故事的能力押到了AI。
在一家企业处于高光时刻的时候,几乎任何一个决策都不缺少鲜花和掌声,恰恰是不被认可的孤独岁月,更能考验一家企业的战略定力和商业嗅觉,在冥冥中决定了一家企业最后能够走多远。
驶向科技的星辰大海
2021年初的时候,“百度造车”的消息在一夜之间刷屏,原本“迟钝”的资本市场迅速给出了反应:
素有“女版巴菲特”之称的凯瑟琳·伍德携旗下三大基重仓百度股票;瑞穗、瑞信等纷纷调高百度的目标股价,百度正式进入到千亿美金市值的时代……在技术长期主义的坚守之下,百度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胜利。
百度的造车技术就像一颗吸引资本市场注意力的信号弹。根据麦肯锡的预测,2040年中国自动驾驶车辆将占到乘客总里程的66%,自动驾驶汽车的销售收入将达到9000亿美元,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万亿美元。一个两万亿美元的蓝海市场,俨然是所有机构都无法忽略的存在。
何况百度并不缺少搅局的资格,相比于蔚来、小鹏、理想等被追捧的造车新势力,百度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已经长达8年,稳居自动驾驶的第一梯队。与吉利“联姻”补齐生产端的短板后,“百度造车”的故事可谓相当诱人,也难怪摩根大通对“百度造车”的初步保守估值已经达到140亿美元。
随着“百度造车”一同映入资本视线的还有百度智能云、小度等新兴业务,坊间也屡屡出现对AI新业务估值的讨论。
比如百度智能云在2020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别交出了20亿元和22亿元的成绩单,根据第三季度41%的yoy增速,预计2021年的市场营收保底在110亿元。即使按照6倍的市盈率进行估算,百度智能云的市值也有100亿美元。倘若算上“连续三次在AI Cloud市场排名第一”的行业背书,百度智能云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IDC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连续三次在AI Cloud领域市场份额排名中国第一
再比如小度独立融资的消息确认后,估值已经在30亿美元左右。也有人对照旷视22.5倍市销率,参考小度在2019年1900万的销量和对应的销售额,对小度的智能音箱业务给出了91.6亿美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参照SOTP估值法,所涉及的也只是百度AI对外赋能的新兴业务,诸如百度大脑、飞桨、昆仑芯片等并不在被估算的范畴,而这些不可被估量的“隐形资产”恰恰是百度的想象空间所在。
毕竟百度的AI体系仍在快速成长,不排除结合市场需求继续孵化新兴业务的可能。就像当前的AI应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等领域,而百度在自然语言理解层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正在等待市场的爆发点出现。
千亿美元仅仅是起点
一个大胆的猜测:千亿美元的市值不会是百度的终点。
百度的市值一路冲上千亿美金,但比数字本身更有价值的,其实是资本市场审视百度的方式:不再是一家搜索引擎为主的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扎根人工智能的科技企业,百度的命运已经和人工智能深深绑定在一起。
可人工智能才刚刚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斯坦福大学曾经对美国85万家工厂进行调查,结果有些让人瞠目结舌:只有1.3%的工厂采用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技术。只要对前几次工业革命有所了解,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生产力走进千行万业将是不可逆的市场趋势,也预示着人工智能行业仍然存在难以被直观衡量的巨大蓝海。
百度恰恰是这一历史进程中最有野心的玩家之一,不仅是在技术研发上连续十年的持续高投入,还进一步打通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目的正是将百度智能云作为AI能力的输出载体,进而降低各行各业应用人工智能的门槛,将人工智能以一种通用技术能力的形式流向社会的每个角落。
对于一家致力于将AI大规模商业化的企业,市值何止千万亿。
市值,人工智能,美元,技术,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