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双11,2021年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只有40多天了。而在各家盘点双11战绩的时候,我们只要观察下就不难发现,国内手机市场呈现了新的变化,接下来就让我们回顾和展望下。
先回到2020年Q2,当时是一个标志点,就是华为在国内手机市场接近50%的份额。而后,随着芯片短缺,荣耀的独立,华为的份额也迅速下降。而我们看看到2021年Q3,又是什么情况?
可以看到,国内前五名已发生了变化,蓝厂绿厂成为第一第二,荣耀第三,小米第四。但另一方面,其实小米还是有着更强的竞争力的。
在全球来看,小米排名第三,超出蓝绿厂不少,短期内保持第三的位置应该不难。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手机格局的全部呢?并不是。
实际上,评价君和身边很多媒体人渐渐感觉,获得长期竞争的优势,在于对数码品类综合把控的能力,包括手机、平板、电视,以及loT产品。
而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网上的势能,以及线下的势能。
线上势能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看下。
首先,就是新产品的关注度。新品发布前造势是否充足,亮点是否多,价格是否有惊喜。在这方面,小米可以说是登峰造极,每次新品发布时候,不仅有新技术,有话题,也有煽情,有价格惊喜,有引战,有自我反思,什么都有了……
其次,就是产品的供货量。如果产品超值,但十分稀缺,则难免被扣上耍猴的帽子。想要真正赢得人心,必须在好产品上有足够的备货。而目前看来,用户对于新品的需求,已经没有手机行业前几年时候那么巨大,但厂商依然需要备货充足。
但问题是,厂商怎么能预料到,一款定价有一定风险的新品手机,会不会成功呢?这就需要厂商有个基本盘,基本的拥趸,渠道,需要了解自己的用户,需要培养一个稳定的产品系列,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第三,就是百花齐放。
从这次双11可以看到,很多用户对手机热情不大,但却去购买了电视,平板,电脑,这方面华为和小米应该有着很深感受,两者在双11电视大战中都表现出色。
手机之外,还有电视,还有路由器,地上可能还需要个扫地机器人,需要可控灯泡,需要电动窗帘。这些真不一定带动手机的销量,但却可以大大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形象表现。
爱屋及乌,渴求小消费带动大惊喜,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方面。其实不只有一个朋友跟评价君说,要是手机厂商造房子就好了,肯定是青年良品。所以,丰富的产品主要是能增强用户的对于品牌的信任,每一次都不让我们失望,就是更大的希望。
再看看线下,核心就是店面数量,店面位置,以及店面里的产品吸引力了。
这方面, 小米已经开了一万家小米之家,而且内容丰富,从圆珠笔,到大屏电视,到各种小家电,琳琅满目。
当你看到7999元的86英寸电视的时候,这个印象是非常深的,也是线上看十篇介绍所不能感受到的。
而华为体验店也不少,并且很多也在商场最显著的位置,最开阔的进入通道,十分便利。当然,华为店里很多产品价格更高一些,相比小米来说有一定消费门槛。
评价君觉得, 小米和华为可能做得都很好了,但还差一点,比如说没有自己的饮料,比如什么小米深林,小米拿铁什么的。当然,这很有难度,比如说商场里咖啡厅是咖啡厅,数码店是数码店,数码店要是卖平价好喝的咖啡,咖啡厅怎么办?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思路吧,比如MUJI,里面就是可以卖饮料的。
总之,现在的数码生活,不只是一个手机就可以搞定的,还要有其它设备,还要有空间,有时间。产品、人、空间、时间加起来,才能构成一个数码生活。
这不禁让评价君想起了MUJI Hotel,原木和素色的温暖油然而生。数码的最高境界,是给人一个安逸、方便、精彩的生活吧。从这个角度看,手机只是一部分,现在的手机市场,也只是后面搭建生活帝国的一个塔尖。
所以,格局不同,竞争的维度就不同,手机只是品牌和用户建立信任,交朋友的第一步,后续年轻人的第一辆车,第一个沙发,第一个窗帘,手机厂商还可以多费心一些啦。
才是,生变,手机市场,格局,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