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台投影,大家都知道看DMD显示芯片和处理器,因为它们决定了画质、系统的基础。但除了上述三点,还有一项功能却经常被没用过投影的朋友忽视,它就是画面自适应功能。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这项功能已经成为了智能投影,特别是旗舰投影必备的功能。在选购投影时,又需要注意这个功能的哪些方面。
一、 为什么画面自适应很重要?
画面自适应为什么会成为智能投影的必备功能?原因很简单,智能投影能快速走入千家万户,除了DLP带来的小型化家居化外。更重要的是画面自适应能力解决了传统投影麻烦的画面调校问题。
画面自适应功能,包含自动对焦+自动梯形校正+智能避障+幕布对齐。它会在你开机或移动的几秒或十几秒内,根据当前的投影环境自动对焦画面,避开障碍物,并形成一个方正的画面。如果你的投影画面上有一块幕布,那么它也能识别幕布边框,严丝合缝的嵌入进去。有无这项功能,将决定我们是否能做到即开即用,快速进入观看状态,两者体验是截然不同的。早期不少灯泡机用户,就因为讨厌频繁的调整画面,而让几千上万块的投影吃了灰。还有那些需要一分多钟才能进入观看界面的电视,也让人不想打开。
下面,小编会先介绍几种在家摆放投影的情况。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家居住环境对画面自适应功能的需求。
首先是吊投,也就是直接把投影吊在沙发上面,它的好处是不必担心投影被不小心碰到。但缺点也很痛,就是只能固定在一个点上,如果想要搬到卧室看或是带出门,就非常麻烦了。而且头上悬着一个几公斤重的东西,也很难让人感觉安心,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
三是小空间。比如身在一二线城市的租房党,居住空间小,墙上杂物多,而且不是自己家,也不敢随意拆卸。所以,在小空间选择一个合适的摆放位置非常困难,必须设法避开障碍物,否则就无法沉浸观看。说个身边的故事,我朋友的出租屋只有一面大白墙,但上面有一个房东的电表,所以他每部电影的主人公家里,都会有一个电表。
四是家中有无幕布。如果家中没有幕布,那就不需要幕布对齐功能。如果家中有幕布,而投影不具备幕布对齐功能,那就只能很繁琐地调整,去手动对齐幕布。而这对于大部分小白用户,都是不现实的,更不用说老人和孩子。
二、 画面自适应的进步历史
画面自适应是近两年来的新功能,但说起梯形校正,估计人人皆知。用过投影的朋友都知道,当投影仪摆放不正时,投射出来的画面会呈梯形,而非矩形。比如常见的上下、左右梯形。
去年,极米将画面自适应这种旗舰机的功能,下放到了3000元档的NEW Z6X、Z8X身上,引领行业在低价格段对易用功能的重视,再次“卷”了起来。今年3月发布的Z6X Pro,甚至搭载了两个摄像头,形成双目画面自适应,画面调整的精度更有越级表现。
当然,从本质上讲,梯形校正、智能避障、幕布对齐这三个功能,除了采取成本更高的光学变焦方案,其它都是通过裁剪画面来形成方正画面,都会损失一定的分辨率。但为了使用起来更加便捷,过去,投影行业和消费者也勉强可以接受这一交换。
但问题是,同样号称梯形校正或画面自适应功能,由于采取的方案、硬件、算法能力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天差地别。因此,强烈建议大家不要看见详情页上带有这个功能,就简单认为它就具备这个能力。
从方案上讲,目前市面上的梯形校正就分为软解、硬解和光学三种方式。软解在主流品牌中已经很少见了,它是通过投影仪的GPU,对输出的视频画面,进行梯形角度计算后,再输出给光机显示,比如坚果G9就采用了这种方案。
以上信息比较容易分辨,但在画面自适应的侧投能力方面,却常常让人踩坑。目前,虽然各家各家厂商都打出了画面自适应功能,有自己的自适应算法,但在实际执行功能的时候,却常常出现梯形校正不方正、智能避障无法避障、幕布对齐无法对齐。等于这项功能彻底废了。
客观地说,旗舰机的梯形校正一般没有问题,正投时的避障和幕布对齐也问题不大。但在侧投情况下,不少旗舰机依然无法做到精准的智能避障和幕布对齐。要么执行失败,要么是不精确仍需要动手调整。比如坚果J10、J10S和当贝的X3、F5,目前在侧投时的画面自适应,都无法做到精准,甚至无法执行。
但总体来说,这方面的技术门槛也不算特别高,相信坚果当贝也会逐渐赶上。估计几年后,这个功能就不再需要拿来对比了。
综上所述,小编建议大家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居住环境去判断自身需求,并更加重视画面自适应功能。另一方面,当面对带有同样功能的两三个候选机型时,也建议大家优先选购品牌力强的机型,或是多买一两台回家对比,看实际的效果如何。不要根据厂家的详情页就把决定做了。
画面,梯形,功能,投影,校正